一个运营项目的失败,始于那份组装方案
来源:创意之邦

无法回答项目核心问题
所谓解决方案就是陷阱
所有咨询方案的成果,都是为项目提供一个解决方案。更新改造项目,需要为未来至少10年或更长时间,提供一份“运营如何持续创造价值”的解决方案。
如果这个方案要有价值,团队介入项目时,必须能够准确地回答一些问题:
-
团队介入前,过往的方案未能落地执行的原因?
-
每个项目周边,或多或少存在同类型未成功项目,他们为什么失败?
-
项目的资源体系能否支撑其运营?
-
能否第一时间锁定项目所有利益相关者?
-
如何挖掘项目决策者的内在诉求?
没有实操经验的咨询团队,没有信心作答。那么任何无视这些问题的方案可能是完全错误的,从而把一个项目禁锢于无法实施的政策和方案之中。
组装方案
堆砌出来的是项目运营的牢笼
-
盲目贴合最新政策,离不开未来社区,十五分钟生活圈
-
网红定胜负,成为“网红”项目重要标签
-
场景化成为每个方案少不了的话题
-
元宇宙、沉浸式体验追等数字经济始终被追捧
-
大数据精确到每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市场配套信息
-
推演出不切实际及符合市场需求
业态引入聚焦高大上
-
咖啡馆、设计师工作室、数字体验中心成为项目标配
-
网红经济相关业态可以出现在任何一个项目中
案例对标成功网红项目
-
城市商业对标TX淮海、更新改造对标上升新所、文旅对标拈花湾
-
却无法阐述其成功的原因,真实的运营状况
所有项目可关联标签汇集一身,方案成为一件华丽百衲衣。城市更新政策风口的加持下,每个项目都可以塑造成为区域的救世主,成为撬动区域发展的一大载体,提升片区功能,成为区域地标。而项目的载体,仅仅是一个几万方的老旧厂房,或者不足百亩地的片区有机更新。
最终,方案中堆砌的所有标签, 成为运营实施团队一个牢笼。
△ 元宇宙概念大多数人无法理解其内涵,但却已植入项目咨询方案。
从改变自己开始
构建项目内生成长路径
方案的背后是一地鸡毛的运营困境,更新改造一窝蜂地模仿和复制,网红遍地,于是率先成事的租金一降再降,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:抄袭者起步就是低价,把先行者逼到就范地步,陷入恶性竞争。
其三,从自己的方案和项目中总结成功经验,而非别人表面成功的案例。
-THANKS FOR READING-
文章内容系创意之邦原创
转载请联系主编授权(ID:CYZB-SunPower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