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营中创造价值,城市更新项目的命脉所在
来源:创意之邦



△ 图片:北京798,第一代由废弃厂房改造的创意园区

城市更新项目,资产所有者多为国企或政府,前期投资收益来源于空间改造后的运营,轻资产投入换取长期运营价值收益。这类项目改造运营虽已持续20年,一直不在重资产地产商业务范围中,近几年逐渐有地产商涉足,如万科在上海长宁区打造网红项目“上生·新所”,但其操作路径则与园区运营商大为不同。
2016年上海万科接管上生所腾退的厂房园区,将老旧的办公楼、生产厂房及历史?;そㄖ姓甯赂脑旌驮擞?,于2018年正式开园。上生新所项目建设,一改往常改造项目的经济账,重资投入硬件设施,如打造网红气质的游泳馆,引入“茑屋书店”等明星项目,开园后经不断地推广影响,迅速成为城市网红打卡地。就其项目本身运营效益而言,却是困难重重:
-
改造及运营投入资金远超同类项目,预期租金的收益无法平衡;
-
项目推广、招商品牌更多为了塑造形象地标,而非基于运营诉求;
-
空间运营之外的其他收益有限。

△ 图片:上生新所网红游泳池
可以说,上生新所是万科集团不计投资回报,在上海中心城区打造一个城市更新的形象标杆,万科追求的项目综合社会效益已超出项目本身:
其一,通过标杆项目示范效应,获得地方政府的认可与支持,更多地参与到城市更新项目中,万科先后与上海市政府签订城市更新领域战略协议,参与“五大新城”的建设;并参与发起800亿规模的上海城市更新基金。
其二,上生新所已成万科城市更新的品牌,带动提升企业品牌。发力城市更新,选择以上海为城市更新的出发点,是万科的发展战略。万科相关业务囊括了商改办、工改商、工改住等城市更新模式,以此为范本,形成辐射效应,打开周边城市更新市场。
但从实操角度,上生新所无法作为城市更新项目运营样板,未来亦无法解决其投资亏损的现实。2021年底,万科与华谊集团、闵行企业共同出资打造的华谊万创·新所正式开园,项目规模远超上生新所,没有网红特色,没有热门品牌,相对低调运营。

近年来,城市更新领域,“城市运营商”几乎成为所有进入此领域投资商追捧的头衔。什么是真正的“城市运营商”,似乎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界定。运营和开发有着完全不同的逻辑,追求资产的保值增值之外,在持续运营中创造价值,而非在开发中寻求财务平衡,所有投资者走向城市运营商亟待解决的命题。
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城市运营商?
成为城市运营商,需具备发现价值与重塑价值的能力。
城市更新项目的成功运营,前提是重新评估一切价值,是城市被低估价值的再发现和重塑的过程,但并不是所有老旧片区、闲置工业用地都能“获得新生”?;〖壑翟谟?,为一片土地赋予新的价值,盘活空间,通过租赁获取土地的价值,加入到了城市土地长期回报周期中;既可以满足土地所有者保留土地的诉求,带来价值回馈的同时,也能满足地方政府的城市发展规划。深层价值在于,城市更新项目具有创新性,可打造成为区域标杆和示范,成为地段心脏的起搏器,带动整个板块的发展,为整个区域创造价值。
成为城市运营商,必须是一个资源与服务的集成商。
城市更新需要具备城市综合运营能力,需要长周期运营思路,以及匹配穿越长周期相关的运营能力;而资源配置能力和服务集成能力,是城市运营商最核心的能力。
-THANKS FOR READING-
文章内容系创意之邦原创
转载请联系主编授权(ID:CYZB-SunPower)
